中汇-ag凯发k8国际

微软否认在华避税:曾同中国签税收定价协议
2014年12月01日

  昨天,“因跨境避税微软被要求向中国补缴8.4亿美元的税款及利息”一事引发各界关注,对此,微软昨天回应称,并不确定某些媒体报道中所指的公司是否是微软公司,并称中国税务机关一直依据“中美双边预约税收定价协议”,从微软公司获得税款分成。微软言下之意表明,其在华并不存在避税行为。

  媒体报道显示,一家500强m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实力强大但连续多年宣称处于亏损状态,遭我国税务机关反避税调查。经查,该公司累计亏损巨大并不是因为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差,而是因为利润的一半以上都要支付给美国母公司,作为提供研发服务和ag凯发k8国际的技术支持的特许经营费用。最终,m公司的中国子公司补税及利息共计8.4亿元,按照企业目前销售规模测算,其未来每年将为中国增加税收一亿多元。有媒体就此分析称m公司就是微软公司。

  对此,微软方面昨天称,“虽然我们无法确定某些媒体报道中所指的公司是否是微软公司,但可以确认的是,中国税务机关一直依据‘中美双边预约税收定价协议’,从微软公司获得税款分成。”

  据微软方面介绍,在微软公司的积极促进下,2012年中美两国税务机关就跨境业务所缴税额的政府分成达成了“中美双边预约税收定价协议”。该协议确定微软跨境业务税收由两国政府按比例分成,这个协议也是第一个中美跨境业务双边税收协议。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告诉记者,在跨国企业进行经营活动时,其多项交易均在海外与母公司之间进行,会出现重复征税或故意利用关联交易合法避税等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涉事公司一般会同时向关联交易双方所在国的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关联交易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由两国主管税务机关分别审核并共同确认后签订双边预约税收定价协议。一般会约定协议期限,并会约定是否通过预约定价解决以前年度的税收问题,协议内容一般不会对外公开。

  此前中国税务报公开报道显示,2012年11月,国家税务局、北京地税局与微软签订了双边预约定价执行协议,当时税务机关依据签订的预约定价协议,对微软过去所缴的税收也进行调整,当时微软公司也被追溯调整补缴大笔税款。

  事件回顾:

  路透:微软在华被追税 向中国补缴8.4亿税金

  11月25日外媒引述新华社的一篇报道称,微软公司已经向中国当局支付了一笔1.4亿美元的欠税。这也是中国当局对跨境避税实施打击的第一起重大案件。

  根据新华社在周日时候的一篇报道,被称为m的这家未具名跨国公司将向中国政府补交8.4亿人民币(1.37亿美元)的税款及相应的利息,未来将每年缴纳超过1亿人民币的税款。

  文章称,这间m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1995年起在北京设立了全资子公司。而微软是唯一符合这一描述的公司。

  微软公司没有确认报道所指的就是它,但是也没有否认自己并不是报道中的m公司。微软发言人在电子邮件声明中说,“中国和美国税务当局在2012年就微软公司在华业务达成一个双边的预约定价协议。中国一直依据这一达成共识的预约定价协议,从微软处获得税务收入。”

  所谓的预约定价协议为转移定价,或者说在子公司之间簿记价格和销售的方式确定对应的税务处理方式。微软等很多跨国企业都在全球范围使用这种方式。

  根据2014财年的财务报告,微软总的实际税率是21%,远低于35%的美国企业税标准税率。主要的原因就是公司通过这种转移定价方式将收入输送到在爱尔兰,新加坡以及波多黎各的“外国区域运营中心”。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m公司在六年时间中报告超过20亿人民币的亏损,而其同业一直有盈利。中国税务当局据此认定m公司的做法并不合理。报道称这间美国公司承认了避税行为,其大陆子公司同意向政府补交税款。

 

来源:京华时报

 

网站地图